|
![]() |
“夏普目前已推出同一颗COB创造不同颜色的新方案。”夏普(SHARP)公司LED照明事业部技术总监Tomokazu Nada在一次研讨会上介绍道。
“COB封装产品致力于提升20%的亮度,目前已推出LM和LT系列的升级版。”鸿利光电(300219)产品总监王高阳表示。LM和LT分别是鸿利光电的室内照明和户外照明的COB系列。
“零售和酒店照明市场存在巨大需求,这些应用不仅需要最佳的光品质,而且需要光效高至150lm/W 的,具有性价比的LED解决方案。”亮锐(LUMILEDS)LUXEON COB 产品家族总监 Eric Senders说。这里所指也是更具光品质的COB。
“COB是目前市场最为主流的产品。由于COB上下游的配套设施比较成熟,性价比也比较高,一旦解决了通用性的问题,规模化生产的可能性就提升了。”国星光电白光器件事业部研发部副主任谢志国博士如是认为。
不完全统计,COB目前占整个封装行业销售额的10%左右,且销售额一路增长。“由于芯片效率和功率都有提升,每瓦芯片价格也在下降,因此很难说COB的降价虽然会导致毛利率有所下滑,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事实上,聚光性强、节省空间的COB从2008年发展至今,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很多企业在光品质的追求上精益求精。如今封装形式多种多样,倒装和无封装也越来越为人熟知。COB因其特定的结构,在引入倒装这一形式上更有优势,这或许也是众多企业加大COB开发力度的原因之一。
严格来说,各家的COB产品并没有太多差异性,撇开价格不说,产品质量是消费者最为看重的因素。
从保证质量提高性价比这个角度来看,封装大厂或许更有优势。他们可以利用充裕的资金来扩产、做出规模效应,利用雄厚的技术实力、提升光品质,利用规范的管理和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了与上下游的议价能力,更能保证企业自身利润。
此外,如何提升单位面积的光通量、提高光效,同时解决散热问题,也是众多COB企业所追求的致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