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的潜力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在现阶段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上半年国内小间距LED市场规模超过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预计全年规模有望达到15.6亿元。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让各路企业对小间距LED市场的投入不遗余力,那么问题来了,发展到现在,小间距LED市场的竞争点在哪里?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各路企业都能拼什么?
拼技术
对于业内企业来说,技术升级是小间距LED有别于传统led显示屏的一个突出性标志,而涉足小间距LED领域,则是企业雄厚技术实力的具体化展现。这就奠定了小间距LED市场发展由技术驱动的基调。基于此,业内企业进行了激烈的点间距技术升级PK,从而推动了整个小间距LED行业的产品迅速升级。
到目前为止,小间距led显示屏的最小点间距已经可以达到0.7mm,并且,点间距为0.9mm的小间距led显示屏产品已经实现了大批量量产。不过,从实际的市场应用来说,产品依然主要集中在点间距在1mm以上的产品(P1.2左右的产品是应用主流)。技术升级远远领先于实际应用推广,也就意味着,在小间距LED市场,技术已经相对过剩,业内企业之所以仍然致力于技术升级,并非基于市场需求,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行业主导权,以便维持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
对于行业用户来说,具体的产品选择时,自然会充分平衡价格和应用效果,未必拔尖,但是,判断一家企业的实力时,锁定的必然尖端技术,特别是最为直观的硬件技术升级。如今的小间距LED市场,涉足企业不断增多(不仅有传统的led显示屏企业,如,洲明科技、利亚德、联建光电、彩易达等,还有威创、GQY、彩讯、飞利浦等DLP拼接企业以及液晶显示企业),可以说是“高手如云”,企业如果想要加强存在感就要靠实力说话,因此,技术PK不仅会持续还会升温。
拼价格
在小间距市场,技术升级之所以与实际市场需求不同步,成本高企无疑是主要的阻碍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市场认知度的不断提高,“价格亲民”已经成为了小间距市场推广的重要议题。
理论上来说,小间距led显示屏的成本与灯珠、控制IC和工艺的改进成本有直接关系,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应用规模的扩张,成本下调是必然。但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磨合过程中,优惠的价格会是吸引行业用户的关键因素。
不过,由于小间距led显示屏瞄准的是室内大屏市场,要与DLP拼接屏、液晶拼接屏正面PK,而在实际应用中,室内行业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块屏,而是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不同于硬件产品的标准化,软件层面有更多的主观性因素,相关企业如果想要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就要尽可能的提升自己的综合服务实力,单纯硬件层面的价格比拼,在小间距LED市场拓展中意义有限,如果把握不好,甚至会将自身拖入价格战的漩涡,最终惨淡收场。
拼规模
如上文所述,正是因为生产规模与成本息息相关,而成本控制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布局,因此,以小间距led显示屏崛起为契机,led显示屏市场掀起了并购热潮,从2014下半年至今,就有洲明科技以6800万收购蓝普科技,勤上光电以3761.25万元控股彩易达,联建光电斥资4.89亿收购易事达。规模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小间距LED企业的共识。
比如,彩易达郑总在接受投影时代采访时就明确表示,小间距LED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包括了技术门槛、规模门槛、品牌门槛、营销策略等,跟传统的led显示屏推广要求完全不同,因此,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屏蔽到不少中小型企业;无独有偶,洲明科技蔡三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小间距产品存在技术、资金以及商业模式等种种门槛,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做小间距。
当前,小间距LED产品已经成为了诸多企业的标配,特别是传统的LED显示企业,而基于市场的优化机制,集中化发展不可避免。大企业效应将是小间距LED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业内企业来说,为了能够在小间距LED市场夺得一席之地,做大做强是唯一的选择。
结语: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在小间距LED市场拓展过程中,技术、价格、规模这三个关键性的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相关企业如果想要避免被市场淘汰,就要进行全方位的实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