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已然成为过去,2016到来意味着全新的开始,那么对于AV行业来讲,今年又会有哪些变化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细数这十大猜想。
1、BOYI
BYOD方兴未艾,BOYI又来了。BYOI即Bring Your Own Identity,随身携带个人 ID,专家预测,2016年BYOI模型将有望进入实用阶段。BYOI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可靠ID验证企业网内部的用户。这可以绑定到移动设备或RFID卡上,但是最终将会演变成云架构里的一个ID。这样一来,当你再去参加会议的时候,仅需要一个ID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带额外的设备。内容、应用程序、喜好等都可以关联到你用来访问系统的ID上。这会在AV/IT进一步的融合中变得稀松平常,BYOD都不再需要了,只要下载一个用来演示和协作的App就OK了,这将带给用户更加无缝和智能的体验。
2、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现在有各种形式可用,例如占用传感、RFID、NFC和蓝牙信标。现在其中一些技术已经成为时尚,并被保守用在一些应用中。2016年,在物联网发展的推动下,传感器技术将会帮助AV系统成为更大的建筑智能系统的一部分。那些来自管理房间排期或蓝牙信标系统的数据,可以连接到建筑照明和HVAC系统,从而创建一个更有效的环境。
3、平台兼容性
不管是IT还是专业AV,正在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有太多的标准和平台,而且现在很多流行的平台看上去是“专有的”,对其他协议与技术的互操作性关上了大门。2016年,跨平台的互操作性将必然顺应潮流有进一步发展。传输接口方面,一根HDBaseT线已经将视频、音频、控制、网络、供电统一到了一起。在网络音频协议方面,AES67也有望在在同步、媒体时钟识别、网络传输、编码和流媒体,会议描述和连接管理方面,提供全面的互操作性推荐规范。为诸如Dante、AVB、Q-LAN、RAVENNA和Livewire等系统提供互联的机会。平台兼容性一旦推进,集成商和用户也将从中受益,使用成本和效率都将大大提升。
4、OLED
随着技术逐渐成熟,OLED从蓄势待发模式转向大小通吃模式。无论是大尺寸屏幕、中尺寸显示器、还是小尺寸的手持设备,甚至大屏幕拼接,全面迈入OLED。以往由于大尺寸良品率低、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OLED只得先在小尺寸上发力,此前更多被应用在手机领域,如三星、LG、HTC等品牌手机屏幕,近两年更被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所大量应用。在中尺寸方面,以索尼和松下等为代表的知名厂商开始重新发力,联合出资约700-800亿日元成立JOLED公司,面向笔记本等应用,生产屏幕尺寸在10-20英寸的OLED中型面板。大型尺寸方面,LG和三星都已发布了OLED电视,这还不算完,LG还把OLED拼在一起,向专业大屏拼接领域进军。凭借自发光、厚度、灵活度、能耗、尺寸等综合优势,OLED的发展潜力巨大,由此各大厂商都在发力角逐,2016年我们对OLED抱有更多期待。
5、虚拟现实
2016年将成为虚拟现实的元年,这是不少全球科技巨头共同的观点。Juniper Research发布的2016年10大科技趋势预测,更是把把虚拟现实排在榜首。TrendForce调研称,2016年全球虚拟现实设备的销量将达1400万部,2020年的全球销量更是会提高至3800万部。如今各大厂商都在大力进军虚拟现实,预计在2016年,Facebook旗下的Oculus、索尼、HTC、谷歌、微软、三星电子等厂商都将相继上市自家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头盔产品。在国际大佬积极布局虚拟现实的同时,资本市场也积极参与,无论A股、港股和美股,虚拟现实板块均实现大涨,积极布局虚拟现实并具有行业壁垒的优质公司陆续出现,新一轮投资机会出现。
6、1.8mm液晶尚掀不起大浪
1.8mm的液晶边框突破的新闻在2015年年末无疑是一大头条,可以想见2016年1.8mm将成为大屏拼接行业不容小觑的概念。
1.8mm的拼缝突破固然振奋人心,但是如果说液晶就此要撬动高端大屏显示市场,大概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实际上,无论是DLP的无缝、稳定性,还是LCD的优越的显示性能及性价比,亦或是小间距LED的无缝及高亮,可谓各有特点,也就各有其适应的目标市场和客户。如今1.8mm姗姗来迟,与其说是将某一层级的竞争推向白热化,不如说是为客户的细分化需求可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7、数字标牌市场依然缺乏红利
纵观数字标牌近年的发展,除了硬件“Bigger than bigger”,体验“Better and better”之外,市场总体乏善可陈,尤其是盈利状况并不尽人意。这也导致数字标牌从业企业大幅减少,其中不乏一些非常知名的公司(退出这一市场)。
目前,除了LG、三星、NEC、松下等继续在发力数字标牌市场,而创维、海尔、熊猫这样这样的老牌白电企业近来亦涉足数字标牌领域,同时也有保千里、海康、大华等传统安防公司加入,数字标牌市场群雄逐鹿,竞争开始进入实质的白热化。
多方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做大了市场蛋糕,但要在现阶段取得立竿见影的有效收益,可能还为时尚早,可以说,2016年,在没有很好的盈利模式或者没有相关地方背景的前提下,很大一部分企业还是不能享受到数字标牌的市场红利。
8、文化娱乐正当道
2015年的投影行业,如果离开了“文化娱乐”,就会黯然失色很多。
相信,这样的论断在2016年同样适用。
由于技术的特点,投影在非平面显示领域或者称之为异形显示领域有独到的优势,所以在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娱乐行业必然大行其道。
目前,专业文化娱乐市场发展呈现“繁荣”的景象,以展览展示为核心的各种“馆”层出不穷,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主题公园影音项目驱动的各种特种显示应用,舞台演出、光影秀,投影与艺术灯光的配合,与特效设备的配合,与水幕、雾幕的配合增加了应用的难度,也提升了AV在文化娱乐建设上的话语权。而这些都在不断地为投影应用创造市场。
同时,电影行业的欣欣向荣也给放映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据统计,2015年全国票房累计收入已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全国院线部署银幕数量超过31,000块。相信这一数字在2016年还将有持续的大幅增长。
9、2016,激光投影机或将“洗牌”?
2016,激光无疑将延续前一年的风光,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在影院放映和10,000以上流明的高亮度工程机方面,巴可、科视等公司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光源由氙灯向激光的全面转化;在3LCD阵营,索尼提出了激光=索尼的激光战略,将在工程机产品线实现50%以上的产品光源激光化。在商教市场,激光产品的长寿命、免维护、安装便利等优势为吸引了大量的新用户,并在过去两年的市场教育阶段逐步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
2015年是激光的丰收年,市场出货量同比出现了10倍以上的增长,有的项目订单达到上千台的采购量。市场的接纳和激光产品相对传统光源投影机更大的利润空间,让更多的厂商和渠道上有了更大的动力来继续推动这个市场,并诞生了好几个新的国产投影机品牌。比如安恒推出了自有品牌SECO,德浩也同步在商教市场推出了自己的激光投影机产品,东方中原联合光峰光电成立了PROPIX品牌全线激光投影机新品。激光投影机市场迎来如此多的参与者和品牌数量,这在投影机的几次技术革命中都不曾有过。或许,激光的新一轮洗牌在2016年就会到来?
10、2016,谁将会是下一个被收购对象?
最近两年,AV业界迎来了资本并购最为频繁的时期,各个产品领域出现的龙头企业被收购的案例不胜枚举。而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些早已在行业久负盛誉的品牌被大鳄吞掉。仅在2015年,就有视频墙老品牌PLANAR被跨行业的利亚德收购,拼接处理领头羊杰显通被富可视并购等。
利亚德上市以来,并购已经成为其拓展业务的主要战略方式,短短三年中就完成了五项境内并购,完善了公司在小间距LED,led显示屏以及文化教育传媒等几大业务板块,而收购PLANAR为自身全球化业务布局拉开序幕,整合了PLANAR在全球其他地区的渠道优势,提高了海外渠道组建效率,当然,这个案例也为视频业界为数不多的国产品牌收购国外品牌提供了借鉴意义。
富可视收购杰显通则是希望充分利用后者在控制室和会议室的协同技术,将其整合的自己的企业级解决方案中,成为一站式服务提供商。收购之后,杰显通成为富可视旗下的控制室和企业级协同工作解决方案产品之一。此外,还有之前的哈曼收购AMX,台达收购Digital projection ,巴可收购Projectiondesign 也曾在业界掀起了舆论热议。
AV行业进入如此密集频繁的收购期,是行业资源优势整合的结果,也有跨行业资本运作的因素。尽管这些并购案目的各不同,但结果似乎都无二:产品技术单一化的企业最终沦为别人的盘中餐,用时下流行的高尚语言来讲,行业进入整体解决方案时代。用更简单粗暴的语言来讲,AV业界的资本寡头时代正在走来。就连万科这样的企业都不能幸免于难,2016,谁将是下一个被收购的对象?
看完了这十大猜想,各位看官有何感想呢?至于猜想是否会成为现实,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