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今年被称为VR元年,从上半年开始,各种VR产品和设备密集涌入市场。不过由于重概念,轻技术,不少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不好。这样的背景下,虚拟现实产业联盟9月29日宣布成立,联盟的任务之一就是推进虚拟现实与各行各业融合应用。一片喧嚣过后,VR技术有望回归理性。
VR在国内火 但跟国外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最近的大小科技展会,总少不了VR的“身影”,没有几台VR游戏设备“镇场”,都不好意思把观众请来。这说明,VR的关注度确实很高。而根据统计,我国已经有几百家虚拟现实相关企业,队伍堪称庞大。但是,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指出,我国VR产业跟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张峰:“我国虚拟现实企业仍以中小初创企业为主,骨干企业战略布局相对迟缓,技术产品多处于研发积累阶段,产业成熟度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也存在着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不足、内容相对匮乏、应用生态不完善等问题。”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目前VR的体验集中在娱乐领域,主要有两个使用场景:游戏和影视,范围较窄。而且消费者还诟病:大量的产品其实是带有放大镜的手机盒子,相对低端、笨重,容易让人出现眩晕。这样的产品能否称为VR设备,确实有待商榷。
虚拟现实产业联盟:提高核心竞争力
不过,这样的现状将明显改观,国内外虚拟现实领域主要企业、研究机构、产业园区等共同发起的虚拟现实产业联盟昨天成立,联盟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说,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将推动中国VR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赵沁平:“产业联盟就是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力争在以下这几个方面形成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比如,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头戴显示、裸眼、定位跟踪、体感交互、自然交互等等;还有我们VR方面的芯片和核心器件;再就是有知识产权的,或者是我国主导的平台软件与研发工具软件;当然还有各种虚拟现实标准。”
要做大做强VR产业 仅靠娱乐远远不够
据高盛预测,到2025年,全球VR产业将形成182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预计到2020年,中国市场将达85亿美元,有望成为全球VR市场增长中心。可以说,虚拟现实产业爆发的窗口期已经打开。不过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刁石京说,要做大做强VR产业,仅靠娱乐方面的应用是远远不够的。他认为,VR在生产领域的作用要大于娱乐领域。
刁石京:“因为它能够提高我们各行各业的发展水平。比如说我们做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设计的时候,过去你要做样,现在你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把它实现。过去比如说进行一个非常复杂的管道铺设,你需要详细的计算,实际的测量,现在可能把我的图纸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整合出来。”
为此,工信部这次专门提出,要推进虚拟现实与各行业融合应用。同时,虚拟现实产业联盟也提出了“虚拟现实+”的概念。这些都意味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重心可能转向传统行业。而对这种转变,企业也早有心理准备,HTC Vive中国区总裁汪丛青说,VR未来绝不只是一台游戏机,而是各行各业的助推器。
汪丛青:“不管是从房地产的角度,或者教育的角度,或者医疗的角度,其实未来可能真正能有上百个或者上千个公司去争取帮助这些垂直行业创出方案。而且他们创出的方案的效果,不会比在娱乐和消费上的效果更低。我觉得基本上没有行业现在不在寻找VR的解决方案。”
VR技术的最大考验是什么?人才!
接下来一段时间,VR技术发展的最大考验是什么?很多专家都认为是人才,赵沁平说:
赵沁平:“这方面人才奇缺。我是一直搞这方面人才培养的,前几年培养出来的虚拟现实方面的人才就业比较困难,我的那些学生基本上都转行到了互联网,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应用。而现在,当时转行了的那些学生,他们的老板又要求他们再返回虚拟现实行业。我感觉如果我们要是再陷入低潮的话,一定是受人才的制约。”
专家:虚拟现实不再仅是生活方式,更将重塑生产方式。
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研究咨询中心副主任李易认为,除了刚刚成立的虚拟现实产业联盟之外,其实之前,包括去年国务院出台的“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还有发改委成立的国家重点成立的虚拟现实实验室,都在说明各方的力量,包括投资界都在助推VR的发展。这也是和国家“互联网+”的战略是高度吻合的。互联网+”其实就是推动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的拓展,所以未来虚拟现实在中国不只是在消费、在娱乐中,更多的可能会渗透到我们的生产当中去,提升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