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对小间距产品,随着点间距的缩小,灯珠数量大幅增加,这对小间距的可靠性提出了一大挑战。当前小间距产品的可靠性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小间距对灯珠“失效率”达百万分之一的指标要求?而要继续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企业还需要朝着哪些方向去努力?
答:对于小间距产品来说,失效率小于百万分之一是有必要的。但由于间距缩小,灯珠体积变小,成本降低等原因,对产品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A、漏电流要小;B、反向耐压要高;C、电路设计要合理,满足以上需求,才可减少由于信号变化而引起的各种过冲对LED的损坏,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问:理想的小间距产品需要实现“低亮高灰高刷”的显示效果。请问当前小间距还存在哪些技术性的难题?是否还有技术门槛?另外,您如何看待小间距“技术过剩”这一说法?
答:高灰低亮是小间距产品最佳应用效果的体现。由于小间距都是高密屏,漏电流和PCB的布线电容,会影响数据传输的完整性,故PCB的排版布局、板材的层间耦合及其他分布参数等必须合理设计,只有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才可以完成。另一个就是合适的驱动IC与控制系统相互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通用的IC、系统及布线规则只能作为设计时的参考。
“技术过剩”事实上只是对目前小间距产品成本高于市场预期的一个说法。纵观LED发展历史,LED产品成本在技术成熟后,将会很快的降下来,而拥有强大研发实力的企业,将一直享受到技术领先带来的红利。
问:同样,每平米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颗灯珠的小间距,对小间距厂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认为这是否是一种挑战?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贵公司是否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答:随着涉及小间距各项技术的成熟,尤其是在灯珠环节技术的进步,小间距的价格逐步下降,利润空间也在收窄,您是如何看待小间距价格及利润的下滑?您认为这是一种长期的发展趋势吗?
从led显示屏一贯发展过程来看,随着上游技术、工艺的成熟,参与的厂家越多,越有利于固投设备成本分摊。在产品合格率提高的情况下,价格下降是必然的趋势。但是,良性循环更有利于产业优化和品质提升。
从当前市场应用来看,小间距依然是“商用为王”。您认为未来小间距会往民用市场发展吗?这个市场空间有多大?
目前LED小间距以商用为主,主要是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定制显示面积,并能实现无缝拼接的显示效果,这是其他商用显示产品所不具备的重大优势。而对于民用市场,由于产品的购买和使用成本在较长时间内,均不具备与LCD进行竞争的优势,因此,只会有部分高端人士对优质的视音频体验提出需求,但不会成为主流。
问:从小间距产品来看,小间距广告机、小间距电视、小间距租赁屏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您如何看待这些小间距“细分市场”的发展?
答:各种小间距的市场应用细分,不仅是对各个厂家资源和能力的考验,也是各厂商顺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举措,而满足区别化的需求也是市场正常发展的结果。
问:从小间距市场格局来看,2015年,市场总体参与者达到了三十家以上的规模,行业集中度相比2014年有所下降。您如何看待行业集中度下降这一问题,您认为未来小间距市场的参与者还会更多吗?未来的行业格局会如何?
答:行业集中度下降,是市场对同质化产品的一种反馈。只有满足细分市场需求,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企业才能摆脱竞争红海,在市场中更好的生存下来。随着各厂家在细分市场的深度挖掘,具有更好满足多个细分市场需求的厂家将以明显领先同行的速度发展起来。
问:在室内小间距的带动下,户外小间距近年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并已经在P4-P10的小间距市场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点间距最小也突破了P4.0。您认为户外小间距还会往更小间距方向继续发展吗?您是否看好户外小间距的发展?
答:户外小间距的发展趋势取决于应用市场的需求和产品的满足程度。对于面积和显示内容的需求,户外高密度显示有发展空间,但市场发展快慢取决于户外表贴LED的发展速度。
问:随着OLED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OLED势必也会争夺室内LCD应用市场,您认为OLED会对小间距构成威胁吗?除此之外,小间距的发展还会面临哪些挑战?
答:OLED的大规格化,取决于工艺的成熟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从目前来看,OLED对应用场所的要求更低,但大面积的使用仍存在较大的困难。但对于民用市场的发展有提高作用,待民用市场发展成熟后,在技术和资金积累的基础上,会对现有分离的LED显示造成威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LED发光管也在不断的提高,将来可能是互有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