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让OLED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6月30日举行的“2016中国国际OLED产业大会”上,香港科技大学教授、OLED发明人邓青云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在他看来,OLED会最终取代LCD成为未来最主要的显示技术。但是他也向记者透露,在中小尺寸市场,OLED替代LCD会比较快,但是在大尺寸领域,OLED要想替代LCD仍然需要时间。
据邓青云介绍,OLED有三个里程碑事件:1987年发表论文、2003年柯达照相机采用OLED,以及2013年OLED电视推向市场。他表示,1987年一篇关于OLED的论文揭开了OLED显示技术发展的序幕,论文提出了两层结构,第一层是全透明层,第二层是ALQ层,这形成了OLED的最初概念。几十年过去了,这篇论文的引用量仍然非常高。第二个里程碑是,柯达研究实验室发现了OLED,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看到OLED技术。柯达很快就生产了OLED有源矩阵显示,视角比LCD更好,因此在2003年时,将OLED技术应用于照相机,然而由于价格高,并没有持续很久。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OLED技术首次应用到电视领域 ,索尼开发了11英寸的960×540像素的有源矩阵电视机,当时也是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邓青云表示,索尼此后又开发了采用印刷技术的OLED面板,但是这对索尼而言是一个错误,因为当时印刷技术并不是发展的那么好。他们可以在圆心来进行显示,但是从未进行真正量产。
关于大尺寸OLED的技术路径,邓青云表示,OLED主要有两个竞争性技术,一个是三星、一个是LG显示。三星电视是基于低温多晶硅、图形化RGB。LG利用金氧化物TFT和RGB靠白光OLED,两大公司选择的技术路径不同。但是,在这两种技术中,邓青云更看好基于白光的技术,市场比较接受。
邓青云告诉记者:“在过去、现在和未来,CRT、TFEL、PDP已经过时,真正有潜力的是LCD、OLED、LED、E-Ink,我不确定将来是否还会有其他技术,因为OLED和LCD基本处于主导地位。曾经没有人关注OLED,当时认为寿命不够。在OLED技术今30年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公司都用不同方式提升它的亮度和寿命。2003年Kido宣布可以用串级的架构让OLED变得更亮以及寿命更长,利用这种方法可以用低电流产生更高的亮度。对OLED来讲,功耗已经不再是问题。”
实际上,在中小尺寸领域,这两年Oled显示屏已经处于快速增长态势。邓青云告诉笔者,在手机行业OLED是非常确定的,它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2017年以后,苹果将采用OLED手机屏,将加快OLED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Oled显示屏非常轻,可以实现曲面化、可弯曲、可折叠,甚至可以达到无缝连接,这都是OLED技术的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OLED会取代LCD成为未来最主要的显示技术。
但是,邓青云也坦言,尽管OLED电视画质更漂亮,但是与LCD相比仍然较贵,因此只能定位高端市场。从厂商来看,目前也只有LGD一家在做,OLED在TV中占比很少,要想替代LCD还需要很长时间,只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才能推动OLED产业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