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很早就有预言:国内LED芯片市场,将最多剩下5-10家企业。看起来这预言还是太乐观,而且LED芯片企业要求存,可是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拼规模和拼价格一直是推动国内LED芯片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产能过剩和价格触底时,上述方法显然容易失效。此时,“穷则变,变则通”。当下LED芯片行业已到了转型的关键时刻,芯片企业要想由大变强必须转变思路,从单纯的规模量产向多元化布局转变,不断强化技术,提高利润空间,并强化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过去几年,由于LED芯片行业新增大规模投资产能释放导致价格大幅下跌。同时,为了争夺市场主导权,市场价格非理性竞争状态让很多中小型芯片企业面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导致持续亏损。
有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LED芯片价格下降幅度达到了30%-40%,上游外延芯片产值仅同比增长8.3%,产值为130亿元,增速明显放缓。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中小LED外延芯片企业逐渐淘汰出局,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排名前五的芯片企业营收占比达65%。三安光电、华灿光电、乾照光电、同方股份、德豪润达等在内的芯片大厂占据了国内将近7成的市场份额。
经过2015年的行业洗牌,加之年初晶电关停25%产能、三星多次减产,以及今年国内对芯片企业政策补贴不断缩减,导致国内芯片新增供给扩张大幅下降,也在一定程度改变了LED芯片供需结构,由之前的供过于求向供需平衡甚至供不应求转变。
自今年第二季度以来,LED芯片企业出现了持续回暖态势,业内多家LED 芯片企业价格开始回升,营收状况显著改善。从近期披露的三季报来看,三安光电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86亿元,同比增长24.55%,净利润14.96亿元,同比增长3.39%。华灿光电2016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71亿元,同比增长53.22%,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1478.77%。
芯片企业不仅盈利状况得到了改善,而且其产能持续饱满也印证了“行业景气度正在上升”的现状。LED 芯片龙头三安、华灿、澳洋等多家LED芯片企业都已满产或基本接近满产。
10月19日,三安光电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E互动中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中期报告披露的MOCVD设备到年底全部满产,公司订单有分月度订单和季度订单,季度订单已经预订到年底。目前LED芯片价格稳定,部分品种价格有所上升。三安光电2016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拥有MOCVD设备约276台套(折算成2英寸54片机),已经投入生产256台套,其中约80台套报告期内逐步开出。
晶电也表示,由于四元LED需求依然强劲,而原本预期LED背光应用在第四季将步入淡季,但韩系及大陆客户订单仍然涌入,加上智能型手机闪光灯等需求同步成长,10月挑战产能满载,带动第四季营运可望优于预期。
而华灿光电上半年与主要客户木林森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内容主要包括木林森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公司的产品,木林森在未来3 年内从公司采购的LED芯片产品价值金额将不少于15亿元。
有业内人士称,这种由LED应用端需求旺盛推动芯片产业快速增长的行情将持续三五年。一方面是因为10月1日起国内“禁白令”全面实施,促使LED照明灯具进一步加速替代白炽,,将再拉动60%国内LED照明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室内外小间距LED市场持续火热,年复合增长28%,2016年需求1400多亿颗,接下来的两年每年仍将有近400亿颗的新增需求,而当前小间距LED产能在700亿颗左右,供需缺口达50%。
调整结构 芯片企业多元化布局
鉴于2015年市场不景气,从去年第四季开始晶电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减产,冻结25%产能,运作的蓝光MOCVD机台从450台降至目前的375台。今年应四元LED需求,晶电从第二季开始执行扩产计划,即使新产能已释出,仍不敷所需,目前四元的机台达47台,晶电规划再修改13台旧的蓝光机台转进四元LED。此外,晶电还致力于LED灯丝灯、红外LED、UVLED等领域,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在晶电的带领下,台资芯片企业掀起了转型潮。华上光电决定转身,全面退出蓝绿光的杀戮战场,资源、机台将转进四元LED,另外重压虹膜辨识芯片、舞台灯市场,是两岸第一家大胆扬弃蓝绿光LED市场、寻求转型的LED厂。
新世纪将绿光LED在穿戴装置的应用,手机闪光灯(覆晶),CSP应用如汽车头灯、特殊照明以及高阶电视背光作为转型的几大方向。此外,过去不接代工单的新世纪,第三季尝试承接蓝光LED代工订单,主要为欧美大厂释出的特殊照明订单,毛利率和价格均优于传统的蓝光LED应用。
相对于台资企业产品结构性调整转型,陆资企业则是继续规模量产和资本助推转型并轨前行。2016年下半年芯片龙头三安光电募投项目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产能正逐步释放,公司已经投入MOCVD设备28台腔(折算成2英寸54片机相当于56台),其中3月份投入12台腔的产能将会在二季度体现,剩余设备也将尽快投入生产,产能将进一步扩大。近期,澳洋顺昌宣布二期扩产,预计二期产能比一期产能扩大3倍可达80万片/月。
华灿光电苏州子公司的生产线建设在持续推动中,二期红黄光项目产能逐步释放,进一步巩固了华灿光电在显示屏市场的优势地位。随着苏州子公司三期项目已逐步释放部分产能,苏州厂已经成为在国际范围内规模和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的4英寸LED芯片生产厂。5月31日,华灿光电总投资60亿元的LED外延、芯片及蓝宝石加工项目,在浙江义乌工业园区正式启动开工仪式。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年产300万片LED外延芯片和1300万片蓝宝石材料。
除了扩产,实现多元化外延式发展也是国内芯片企业的一盘大棋。如三安光电募资用于通讯微电子器件,生产砷化镓高速半导体器件和氮化镓高功率半导体器件,填补我国在制造环节的空白。华灿光电拟投资300万元参股北醒,涉足机器人、雷达相关领域;收购和谐光电100%股权,涉足传感器领域;欲并购美国美新半导体有限公司100%股权,切入MEMS传感器业务领域。近日,国星光电再次公告,同意公司投资美国RaySent科技公司进行LED大功率芯片及第三代半导体外延技术研发。
战场从国内转向全球
如今,国内乃至全球LED芯片市场格局已定。国内芯片市场主要集中在几大上市公司手中,随着竞争加速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不断分化:三安光电、华灿光电的业绩保持稳定快速增长;而德豪润达、乾照光电、广东甘化等企业的业绩则止步不前或节节倒退。未来,国内芯片市场还将进一步集中到3-5家企业手中。
从全球范围来看,LED芯片市场分为三大阵营:以日本、欧美厂商为代表的第一阵营;以韩国和中国台湾厂商为代表的第二阵营;以中国大陆厂商为代表的第三阵营。目前这种局面正在发生变化,以中国大陆厂商为代表的第三阵营正在不断侵蚀第二阵营的市场。未来两年,阵营格局将会发生明显变化,第三阵营将会与第二阵营同化并共同侵蚀第一阵营市场。
随着国内LED芯片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产品供应也越来越稳定,芯片国产化率将会不断提高,国产芯片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比如三安光电与东南亚、欧美、日本、韩国等地区国际大厂都有开展业务,海外销售额大幅增长,后续公司将会进一步提升海外市场份额。华灿光电刚与韩国SemiconLight进行深度战略绑定;随后又宣布与澳大利亚公司BluGlass公司合作,探索氮化铝(AlN)低温沉积在高亮度LED上的应用,并探索RPCVD在绿色LED生产上的优势。而晶电则直接携手木林森在印度建厂。
不管是产品多元化还是市场多元化,中国LED芯片企业始终需要不断强化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一步步向世界品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