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河南省许昌市,市民王涛仅用一张名为“许都通”的一卡通,就能坐公交、看病、领工资、缴纳水电气费……这张智慧城市一卡通几乎涵盖了市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所有收费服务。
曾经,王涛的钱包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卡,银行卡、公交卡、工资卡、就诊卡……“出门前先要检查一遍钱包,忘带哪一样都不行。”王涛说。
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许昌市智慧城市一卡通打通了IC卡、互联网、移动支付“三条”支付途径,整合医疗、交通运输、住房公积金、代发工资、罚没款项等公共服务,涉及水、电、气、暖等多项代缴费服务,甚至包含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商业支付等领域的小额快速刷卡服务。
截至目前,许昌市已有40余万“许都通”免费发放到市民手中,远期发行规模计划达500万张。
一张卡就能为市民带来高效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作为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许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做法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河南汝州市,一个个智慧消防“千里眼”正在全天候、全方位守护着城市的消防安全。一旦“嗅”到烟味,智慧烟感器就会发出警报,并将火情资讯第一时间传入“智慧消防”远程数据化监控中心。
“如果联网单位出现火警,消防部门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研判,快速拟制最佳路线出警,并及时了解该单位的室内消火栓分布情况和建筑结构等一系列灭火要素,提前作出火场基本部署。”汝州市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段东松说,运用现代化的资讯科技手段可以有效防范化解火灾风险。
如今,这些“数据眼”涵盖智慧城市的多个领域。走进许昌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一张张蓝色大屏上的数据高速运转,整个城市的道路交通、空间地理系统都在上面显示。街道上的井盖坏了、人行道的地砖残缺、交通拥堵……这些城市细节都能被“数据眼”迅速发现,并通过定位系统报告指挥中心,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和疏导。
“一个问题从发现到结案,只要一个半小时,而过去靠人工,要2至3天。”许昌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任王磊说,数字城管实施以来,年均受理事项40多万件,办结率99%。
“智慧社会的要求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准、促进社会健康发展,通过对百姓需求的精准感知、精准分析、精准预测、精准管理,解决‘城市病’。”复旦大学副教授胡安安说,智慧城市的核心是让百姓有获得感,让百姓觉得城市发展和社会治理更加“聪明”。
从“平安城市”“数字城市”到如今大力推进的“智慧城市”,中国正不断顺应当今资讯时代城市文明发展的大势,推进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公共服务的精准化。据统计,目前中国已经有500多个城市、地区开展了多种层面的智慧城市探索和实践。
此外,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资讯基础设施的升级,目前中国多地正在探索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天津市出台方案,到2010年将建设部署试商用第五代行动通讯(5G)基站规模达到2000个。三大通信运营商也将于明年迈出5G商用第一步。
在胡安安看来,“以人为本”和“百姓获得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智慧城市的基础是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加快开放共用,推动资源整合,让城市的各个部门协调配合。”胡安安说,城市的经济、交通、医疗、教育、环境等方面实现更高效、便捷的运作,能有效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准,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享受“智慧城市”带来的便利。河南洛阳市独居老人全盛盈按了一下带有紧急救助终端的手机,洛阳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349呼叫中心的一台电脑上便自动弹屏显示全盛盈的个人资讯。工作人员在确认他的地址、病史等资讯后,迅速联系就近医院。10分钟左右,载着医护人员的救护车便赶到全盛盈家。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慧等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进一步深度融合,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将为中国居民提供好的医疗卫生、交通出行、科技教育、金融服务等民生领域相关服务,让百姓不断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