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点在寻找商业应用入口时,做了很多尝试,包含生医、太阳能、雷射、半导体、照明,结果就如同其他奈米材料一般,给了人无限美好的想像空间,但距离实务所需的安全、稳定与性价比,总是少了些什么,最后还是只能停留在实验室。于是乎,量子点穷极三十年,一直都在寻寻觅觅,眼巴巴的等着那关键的杀手级应用——直到有天它遇上了“显示”。
停一下,喝杯茶,让我们坐上时光机 --
量子点的初登场
量子点1981年就被苏联科学家St. Petersburg的Dr Alexey Ekimov发现了,随后在1983年贝尔实验室科学家发现了量子点粒径与激发波长的关系,开启了早期量子点的研究热潮,然而这个尺寸与色彩关联的重要特质,却等了足足三十年才踏出显示应用商业化的第一步。
量子点的商业挫折
在量子点遇上初恋之前,曾有过几次纠结的罗曼史,包含1998年应用在生医,当时科学家曾以为生医是量子点的美好邂逅,借由结合特定药物进入人体,量子点可做为荧光标签使用,追踪药物在人体内的移动状态。但量子点含镉的问题很早就存在,把含镉的物质注入人体这件事,且不论实务的安全性,直观上就让人抗拒,更何况镉中毒历史有殷鉴:
1931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发生的怪病--“痛痛病”,已在五零年代被证实罪魁祸首就是镉,也许重症病患愿意承担风险,量子点还可以用于癌症治疗的领域,否则就算换成非镉量子点,现阶段来说还是避不开重金属,于是问题来了,除非量子点由人体内本来就存在的元素制造(比如铁),不然到最后只是从甲毒换成乙毒而已,这是很尴尬而且暂时无解的问题。总结来说,生医应用有其科学价值,但始终没能转化成喂养量子点的商业养分。
在生医之后量子点也尝试去敲了几扇门,包含市场已经被玩烂的太阳能,以及1993年美国Nexxus Lighting与QDVision合作的,号称第一个商业化的量子点灯泡,这些议题都在刷了几篇媒体版面后,渐渐地消失在民众的心中,核心问题无非都是性价比、性价比、性价比。量子点确实提高了太阳能的效率,但单晶矽、多晶矽的便宜模组满天飞,用面积去换怎样都划算,如果不是航太或是国防需求,有必要为了尊爵不凡的转换效率,跟钱包过意不去吗?
QD灯泡就更尴尬了,在灯泡上面盖一层量子点薄膜,说是CRI表现更好(官方数据CRI 90以上),但这真的是主流照明的核心需求吗?又或者换个角度想,比起用RG荧光粉调,改用量子点的效益在哪里?如果想到这里还是觉得有卖点,那再补上最后一击吧,照明的寿命要求,量子点追得上吗?史诺虽然没有用过这盏灯,但可以大胆预测当年拥有这盏灯的,如今白光都变成蓝光了吧。
从量子点三剑客看显示应用的发展
许多人谈量子点时,总会提及三家最高调的公司,分别是美国的 :“Nanosys”、“QD Vision”、英国的“Nanoco”
1、Nanoco
Nanoco第一个讲是因为他很特别,特别的……嗯,反正就是很特别,Nanoco很早就公开宣称以无镉技术(CFQD?)为主,很大胆、很前瞻、很有个性,但是这个定位下的有点着急了,事实证明最能实现商业水平的材料仍然是硒化镉(CdSe),无镉材料无论是半高宽、转换效率还是稳定性,要追上CdSe还需要时间,Nanoco这一壮烈的宣言把自己逼到了墙角,放弃了先用含镉材料去市场卡位的机会,于是,也成了量子点西洋三剑客中,商业成就仍然接近空白的公司。
Nanoco从2001年成立到现在,烧钱烧了快十五年,2016年初结算公开的半年亏损就达524万英镑,收入多少?那个…29万英镑(英国本地的销售就占了四分之三)。所以简单短评Nanoco这家好特别的公司,我会说:
“产品不含镉,股东不缺钱。”
Nanoco如果这十五年什么都没做,又怎么能一直在媒体上刷存在?Nanoco这些年可忙的了,大致上就是结盟、授权、被告,以及去鼓吹欧盟禁止含镉量子点等等,归纳起来都是政治与外交,Nanoco前前后后跟DOWS、Merck、Osram以及台湾的华宏合作,偶而跟眼中钉Nanosys打打架然后和好…这一路走来Nanoco内部收获最多、最有成就感的的单位,我想当属”公关”和”法务”了吧。
也是啦,有这么潇洒的CEO和股东,难怪英国会脱欧。
2、QD Vision
QD Vision比较多人熟悉,毕竟是第一个把量子点显示市场打开的公司,在2013年发表了Color IQ?的技术后,Sony、Samsung、Philips、Nokia等大厂先后跟进推出TV、Monitor和手机,中国的海信、康佳与长虹也没错过这股风潮,一时之间量子点成了媒体的焦点,仿佛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就此诞生。
先放一下很有名的点、线、面图(量子点在电视应用的三种型式):
量子点初期进入显示市场时,把应用的形式分成三块,上图(a)是on-chip,量子点直接取代荧光粉,(b)是on-edge,量子点封进玻璃管中放在面板侧边,(c)on-surface,是做成一张薄膜取代背光模组里头的扩散片,从(a)到(c)量子点的消耗量越来越多,距离发光源也越来越远,这三者的优劣稍后与Nanosys一起说。
QD Vision采用的是Tube的形式,代工的是台湾的封装厂隆达(原本是威力盟,但威力盟在2013年初并入隆达),这样子的形式宣称能减少量子点的消耗,又能跟晶片保持适当的距离(量子点怕热怕水氧,就跟OLED一样),但QDV的初试啼声并没有获得巨大的成功,除了难封装、回收麻烦(尤其在欧洲)、欧盟对豁免期限的态度不明外,玻璃管量子点电视需要另开治具,而且无法与窄边框设计相容,这些都提高了转换成本,QD Vision此时仍未政策转弯,一昧固守QD Tube的形式,外加没有趁势布局非镉材料,导致一开始的成功能量没能延续。
2015到2016年间,三星、海信、TCL纷纷宣布倒戈,放弃Tube改投Film的怀抱,接着隆达在2016年初停止Tube代工并出售设备,2016年4月Nanosys乘胜追击,去按铃控告Nanoco以及Nanoco的客户Sony、Philips、TCL等专利侵权,QDV就这样哀伤的淡出显示舞台,把光环让给了对手Nanosys。
是该说说当今的最大赢家Nanosys了。
3、Nanosys
Nanosys可以说和QD Vision师出同门,核心团队皆系出MIT量子点权威Bawendi,Nanosys堪称西洋三剑客中的专利战神,前后告过Nanoco和QD Vision,一个挑两个,简直凶悍到没朋友,是另外两家的眼中钉和头号竞争者。
在商业化的战略上,Nanosys不只布局的早,灵活程度也胜于Nanoco和QDV,QD on Chip虽然省材料,但因为太接近热源(LED),会导致寿命和效率很差,Nanosys于是把on-chip定位在长期目标,点不行,线总可以吧?
在2008年Nanosys就已尝试过把QD Tube用在手机,产品名称当时叫Quantum Rail(合作对象是LG),时间点比QDV早了足足五年,当时发现Tube阻水氧太难做、良率不好、量产性不足,Nanosys于是优雅一个转弯,在2010年初推出了和3M合作开发的量子点薄膜QDEF(Quantum Dot Enhancement Film)。
这一张昂贵的薄膜没有立即获得市场青睐,QDV因为打点通路下了些功夫,反而在商战上捷足先登,事后诸葛来看也挺耐人寻味,QDV可以说是帮Nanosys做了球,不但先把商业化的路铺好、把量子点的宣传做好,最后还让客户自己学习到,原来薄膜更实在、更稳定、设计更简单,毕竟QDEF的工商说法是--“轻轻放进一层膜,就地变身广色域。”
讲故事的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竟然已经深夜了,野哥曾经警告我再熬夜就要对我做残忍的事,拿生命来写稿实在不是办法,想想量子点的前世今生轮廓也勾勒得差不多了,来个三部曲也还合情合理,我们就留到(下)再聊聊量子点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