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PAD、触摸屏、电视机,中国人正在“一手多屏”,可是没有一块屏是完完全全“中国造”——屏幕显示技术的器件、装备、材料长时间被韩、日、美等发达国家垄断,市场上最先进的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全部依靠进口。不过,尴尬局面正在被上海科技奖励大会获奖名单上的一个人和一个项目扭转。她就是来自上海大学的张建华。今年她团队关于平板显示高精细度图案化工艺和装备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的研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她本人也获得了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是10位获奖者中唯一一位女性。
这位个头小小的土家族姑娘,2003年在英国学习微电子封装技术后,回到母校上海大学。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开辟了一个新方向,为企业解决了当时LED技术普及中的瓶颈问题———芯片散热问题。此后,国内LED照明产业蓬勃发展起来。
随着索尼、三星在大尺寸AM OLED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后,张建华团队在国内先人一步,2006年起瞄准AM OLED。“十年磨一剑”,由她领衔的研发团队终于实现了AM OLED彩色动态显示器的中国自主研制,发明并研制实现了大面积、高可靠的AM OLED先进封装工艺和设备,使得高清显示屏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核心装备首次出现了“中国造”。目前,该项技术成果已经应用于AM OLED显示面板和装备企业,并在半导体照明等新兴的中小企业实现了技术转化。
如今,当整个产业都在大举进军AM OLED领域时,张建华团队3年前就已经开始涉足柔性显示领域,她预计5年后,中国消费者能够见到能够拉伸、卷曲、折叠的“真柔性”中国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