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有多火,回忆一下近两年各行业的展会,从消费电子领域到家居领域再到显示行业,智能的热度居高不下,从厂商到媒体,如果没有智能两个字的包装和映衬,似乎瞬间就要被踢出局;而从大环境中来看,智能都是绝对的大风向,全球智能化、智能城市、智慧交通,所有的一切发展都离不开智能二字。
有研究者认为,高速发展的市场带来的是快速更迭的产品,如果从整个市场链来看,生产者、使用者和消费者都是不同的群体,所以这里存在三种用户体验,一种是厂家宣传的,一种是消费者以为的,一种是使用者感受到的。理想状况下,三者不应该有丝毫偏差,但现实状况是,总有一些开发者,在技术和成本的限制下,意淫出很多贴心的“人文关怀”,一头热地为市场假定了这些关怀的刚需,那么总得有人为此买单。而这买单的人并不是消费者,而是厂商,企业的趋利性导致其对市场盲目的乐观判断。
其实,任何的发展都不一蹴而就的,就像新生儿一样,学会了抬头、翻身、爬行、站立再是行走和跑,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成长,而不是像揠苗助长、过犹不及。智能显示亦是同样如此。
行业人士认为,智能至少是经历过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里,所谓的控制还是通过人机界面操作的,比如说面板、按键等都是需要人发指令的;第二阶段是通过一些感应探测的设备进行主动的判断,从而实现主动的智能控制;第三个阶段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不仅仅对于人同时对于周边的环境进行判断和主动识别,进而为受众提供一个最恰当、最合适的显示感受环境。
而笔者觉得,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怎样阶段的发展,要实现产品最终转换为物质价值,要真正挖掘智能市场的真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如果没有真正的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没有真正的研究他们到底要什么,只是单纯的从产品功能的角度去研发,这个就会造成产品和最终市场的脱节。产品不是单纯的一个静态物件,智能化之下更应有人文情怀,更有人的情味。
而智能最终能在市场中能真正智慧,实用和易用是终端消费的低端要求。用户的刚需只有在生活中解决掉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才能算得上智能;用户只有通过最简单的操作完成指令发送,才会让智能落地,甚至不需要用户发出任何指令就能实现智能化是最理想的状态,尽管当前的技术还是无法实现这种最理想的状态,但是这一未来的发展方向十分明确。而从控制端来讲,智能还是需要更多人性化的细节,如操作使用上的简单、简洁,如显示的高清、快捷,这些从客户中而来的要求就是需要厂商去关注分析和致力解决的。
当前,智能化的大风正在呼啸而至,众多企业都站在风口上,有的未雨绸缪、早已经开始智能之路;亦有小试牛刀、刚刚入市;亦有徘徊观望、准备进入。但是机遇在此,并不意味着就有能力进入,更不代表成功,每个企业应该根据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寻找自己的潜在能力,分析这种能力与其他同行的差异性,并从竞争对手和市场中寻找机会,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在行业中沉淀积累足够的资本,才能真正借智能之势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