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人民日报继5月31日之后,30天内罕见再谈“最低价中标”问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就产品购销领域存在的“低价中标”提问,询问将采取哪些措施有效遏制这类现象?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回应时,详细分析了“低价中标”现象的成因。
此次,作为国家权威媒体——《人民日报》对“最低价中标”问题的重视也表明:当前滥用、不当使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问题已引起政府高层领导重视,恶意低价竞争现象有望得到遏制。
同样的,led显示屏工程质量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困扰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阻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LED显示产品利润的下降,相对的工程项目的利润也普遍下降,不乏出现为了谋取利润而牺牲质量的不良商家,而在此基础之上,“最低价中标”的招标制度更是成为滋生劣质工程项目的“温床”。
“公平竞标”、“确保工程安全”也是led显示屏行业一直都在强调的事情,然而一而再发生的安全事故,小则黑屏、花屏等问题不断,大到倒塌、起火等事故频发,每每有led显示屏工程质量问题发生,使得整个行业屡屡蒙羞的同时也在给业内人士敲响警钟:“最低价中标”原则一天不变,行业就很难有什么工匠精神,更不要说什么中国品牌!
“低价竞标”容易导致优汰劣胜,埋下安全隐患,并起打击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招标法明明要求价格不能低于成本,为啥会有人亏本竞标?“因为很少有人去核算项目的具体合理成本”, 一位业内人士解释道。
试想一下,当项目成本高于项目中标价格,中标企业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排除极个别抱着“贴钱”打广告、做市场的现象,无外乎是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同时把“低价中标”放大到整个产业来看,不只是危害终端屏企,对整个产业链都危害极大,低价中标的屏企要利润,其上游供应商也要利润,一层层下来,产品的成本和质量谁来保障?
“打个比方,成本就需要8000元,可中标价格居然只有六七千元,结果往往是造假的胜利,做优的出局”。
另一方面,“最低价中标”对于坚持创新的屏企很不利。一般来讲,创新型屏企的研发费用高,定价自然就高,尽管最终效果好,但是在招投标上非常吃亏。因为“最低价中标”很少考虑投标企业的产品质量,更不会去考虑技术水平如何。这样的招标制度,怎么能有转型升级?又如何鼓励企业投入创新?
今年3月,西安地铁爆出“电缆门”事件,劣质电缆竟然在多地地铁投标中畅行无阻。多方面信息显示,这起惨剧无疑就是“低价中标”的产物。
而就在今年4月份,锦州市元都酒店户外led显示屏起火事件,也再次打脸led显示屏行业,据了解,该显示项目于今年3月30日竣工,事故发生距离项目竣工仅仅十天时间,究其原因,与质量安全脱不了干系。
然而面对目前市场上“低价竞争”的猖獗现象,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我国市场质量监管的缺失,从招标到中标,从施工到竣工,我国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可谓全覆盖。但依然有一些伪劣产品能“一路畅通”,这往往与执法不严或惩处力度较低有关。因此,综合来看当前除了LED屏企自身约束之外,要击败“低价竞标”造成的恶劣影响更重要是需要国家层面相关政策干预,修改“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只是开始,其后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是关键。
(来源:LED显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