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户外需要B2B+B2C的共享模式。
得益于移动互联、大数据、金融支付等技术的发展,同时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减少各行业累积库存,从共享汽车、租房到共享单车、雨伞,共享之风正在习惯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共享不是一个噱头,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是一种全新商业时代的产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以上列举的这些技术的普及,私家车、私人住房就很难通过共享时间、空间或资源来获利,能够对接的客户很有限,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也没办法通过技术的方式来得以有效解决。
共享的目的是个人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所以说,只要技术条件具备,哪怕政策条件还不完善,共享资源寻求最大利益的模式就会蓬勃发展起来。
那么,目前,还有哪些行业或领域存在共享的空间呢?
作为消费者,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每天的生活当中寻求痛点,这就是商业灵感的来源,但是也要区分这个痛点是伪痛点还是真需求,是小范围还是大面积。比方说,共享早餐,叫一个人过来做早餐或者吃早餐,看上去很美好,事实上叫个饿了么外卖就可以解决了,共享只能是在小范围的吃货当中进行,以后餐饮可能更多的是按需分配的中央厨房模式。
衣食住行方面,基本都有引入共享模式了,只是共享的程度和角度不一罢了,如果万物互联的话,就意味着共享将更加大行其道,如通过一个全球性的物联生活平台共享自己的玩具、文具等各种东西,平台自动会将之匹配给需要及合适的人,交易自动发生,在这个平台上,任何有信用瑕疵的人将无法参与买卖。
除了有形物质的共享,还有无形产品,即涉及文化和精神领域的共享。
市场上早已有了出租自己时间、特长、兴趣爱好的平台,出于国情的考虑,我们在此不展开论述,主要来看下户外广告的共享模式。
共享分很多种,有B2C的共享,如摩拜,有C2C的共享,也有B2C+C2C的共享,甚至有B2B的共享,户外的共享,个人认为将采取B2B+B2C相结合的模式。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目前,中国企业总数已超过2000万,而中国户外广告业目前有近7万家经营企业,其中 98%以上为民营企业。看了这几个数据,你还会觉得目前的户外广告公司多吗?
加上拆牌的因素,户外广告市场整体而言应该是供小于求的。不管经济大环境再怎么不好,既然是企业,做生意的,怎能少得了推广?所以,如何通过一个有效的整合模式来提升行业对接客户的接口和水准,才是关键。
关于行业的整合,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了。每年,行业都会出现一些新的媒体资源买卖撮合平台、户外广告投放一站式服务平台,包括打着新概念的户外程序化购买平台等等。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各种行业平台,换汤不换药,资源的堆积对客户而言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它能解决客户从媒体选择、交易到上画、监测等一系列的智能傻瓜式投放吗?它能解决广大中小客户甚至个人小额定向的广告投放需求吗?它能让媒体公司的媒体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吗?它能让行业专业度更上层楼,与其它媒体并驾齐驱吗?
如果我不能让做广告变得像打车一样便捷,那么,我可能是遇到了一个假的共享户外模式。
在我们看来,接入播控系统,才是行业开启共享模式的第一步。
就像私家车,你至少得安装一个叫车程序,然后才是接单,才是挣钱吧。
当使用程序的司机和乘客越来越多,才会有针对他们和平台三方之间关系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户外也是如此。
媒体公司通过云播控系统管理内部媒体资源,节省人力成本,在云端累积播放数据。广告主通过媒体公司的播控系统投放广告,缩短作业流程,让投放有据可查。这是初级阶段的共享,播控系统是媒体公司用来管理媒体、强化客户关系的一个工具。
第二阶段,媒体公司愿意部分开放自身媒体资源,对接本地或跨区域投放的其它客户。广告主或4A将播控系统当作是一个广告投放管理的工具,甚至要求媒体公司安装此系统才愿意下单,这是客户、媒体和平台开始深入协同工作的阶段。
随着客户、媒体、数据等资源的累积,基于大数据的B2B+B2C共享模式就会让户外的现状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媒体物尽其用,客户各得其所,行业进入“使用比占有更重要”的发展阶段
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往上、往外延伸,所有的物联媒体未来都可以走向这种共享广告的模式。
最终,任何行业只有开放、共享,才能融入这个日益连通、流动、数据化的世界。
(来源:渤思户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