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的烦恼
编辑:JACK [ 2009-12-30 9:53:39 ]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内容导航:
缺“芯”的烦恼
东莞尽管在封装领域称霸江湖,但是目前仍蜗居产业链下游环节,在生产设备、衬底材料、外延片、芯片等上中游环节,东莞基本上还是空白。甚至在东莞擅长的大功率封装领域,东莞面临“一枝独秀不是春”的尴尬处境。
勤上光电战略发展部经理梁鸣娟说:“东莞大部分LED企业都集中在小功率封装领域,而涉足大功率的并不多见。”
坤广光电负责人魏广飞说:“东莞90%的LED企业都是搞小功率LED数码管、LED单灯生产的,这种LED只是为家电仪表、显示荧幕等企业做配件。”
这种非照明领域的配件生产要依靠他人的订单,有朝不保夕的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就让这批企业备受煎熬。魏广飞此前就是做这种配件生产,为了摆脱仰人鼻息的被动局面,他在2005年就开始组织研发LED灯管的生产技术,目前已经开始量化生产。
魏广飞说:“但是东莞很多企业在金融危机之后,才考虑由封装转向应用,目前还在艰苦探索之中。”
在上游领域,东莞目前只有福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能够实现量产,但是这家老国企目前也只有小功率芯片供应,在高亮度照明领域难以折腾。
据福地电子总经理助理徐冰介绍,目前福地电子芯片的最大功率为80流明/瓦(lm/W),明年能达到110流明/瓦,但这仍然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国外企业已经达到了186流明/瓦以上,在国内销售的也只有150流明/瓦。
目前,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LED外延片生产、芯片制备、芯片封装以及产品应用产业链,但是LED照明领域的芯片及设备大多依赖进口。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的调查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代GaN芯片生产基地,但LED芯片的国产化比率只达到49%,功率型GaN芯片仅接近20%。
魏广飞说:“国内芯片生产企业很少,以厦门三安为马首,但三安的芯片比起海外来说,质量相差不少,我们有时候也用一下,但是大部分还是用台湾的。”
另一方面,国内迄今在LED上中游领域仍无太大成就,也说明了LED创新“芯”的艰难程度。未来道路并不平坦。有关媒体报道,东莞一家重点LED企业声称8月推出自主研发的LED生产设备,但是据本报记者了解,该生产设备迄今尚未上市。
中镓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孙永健说,国内的其他几大生产基地,在LED生产的上中下游环节基本全线贯通,而在东莞,则完全集中于下游环节的生产。他认为,东莞的LED产业发展必须向上游转移,下游基本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率低,没有技术优势,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窄。
页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LED显示屏LED显示屏|LED大屏幕565x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