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于上述问题,各地主管部门针对立柱媒介的控制、限制性规划陆续出台,清理整治的行动也愈演愈烈。目前,部分一、二线城市已经颁布了建成区范围内禁设单立柱的规定,高速路、国道等沿线区域的单立柱广告媒介经营,也在不同程度经受震荡与打击。传统立柱广告的转型与发展,成为户外行业与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话题。
清美道合认为,公共空间落地媒介的进化之路,应该走出如下三步:
第一步:优化选点
首先,在传播效率层面,布置在高速路、快速路沿线的落地广告的受众绝大部分为车行人群,该人群接触户外媒介信息的时长与车速成反比,唯有减少点位数量、凝聚视觉核心、简化版面信息内容,才能够使信息有效传播;
其次,在视觉体验层面,密集失控的点位布局会降低体验的舒适度,视觉的污染与疲劳会迫使受众拒绝观看立柱广告及其信息,唯有合理控制间距、减量集中设置,才能使落地点位与环境协调统一,赢得受众好感;
另外,在经济效益方面,同一城市、区域、路段设置点位的设置数量与总收益并非一直正比增长,当点位数量过多过滥,超过目标广告主投放的临界点,总收益及单点收益均会下降。
因此,点位数量的控制是落地媒介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基础。
进一步,在选点方面,应遵循场地印象原理,选取价值高、视野广、视距长、车速慢、覆盖多方向车流、人流的点位设置。如,机场、码头、动车站、火车站周边的开放公共空间是值得重点开发的区域;在高速公路及快速路沿线,应优先选取互通区、服务区、收费站等节点设置;在城市内部环路及主干道沿线,优先选取立交桥、广场等节点进行设置。严控数量、集约布点,是打造高品质与高收益落地媒介的前提与保证。
第二步:艺术展现
作为一个大型构筑物,大型落地媒介应肩负起城市公共艺术的使命,反应城市的地理地貌 、历史文化、区域产业、人文风物等文化特征,成为城市的精神代言、魅力名片。
本文中,清美道合将选取几个不同的城市文化元素开发方向,探讨落地媒体转化为公共艺术的可能性。
落地景观媒体文化元素开发方向
1、地理地貌元素
济南案例:济南市因境内拥有“七十二名泉”而得名“泉城”,清美道合通过对泉水的不同特点进行抽象提炼,表达泉城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秀美,展现水城交融、沉稳灵秀的地貌文化特色。
拉萨案例:将广告位融入珠穆朗玛峰伟岸的轮廓中,彰显世界屋脊的地貌特点。
2、历史文化元素
苏州案例: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坐拥太湖万顷碧波,带领苏州旅游进入“太湖新时代”。
清美道合采纳传统苏州园林中门的形象,以现代手法传达古典语义,打造“太湖之门”的景观雕塑媒介,为景区呈现一扇通往太湖的形象之门。
3、区域产业元素
重庆案例:隶属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鱼复片区,最为重要的产业板块是为汽车制造业,长安汽车、现代汽车等知名车企纷纷落户于此。
清美道合挖掘区域产业特色,引入道路、山峦、轮胎等符号,融合大地艺术、景观绿化、实物模型等设计手段,打造出一批符合区域定位的落地景观媒体,塑造了个性化的区域形象。
4、人文风物元素
厦门案例:厦门古称“鹭岛”,白鹭也是厦门的市鸟。清美道合在厦门机场进入主城区重要道路节点,选择对景立柱广告进行改造,形成白鹭展翼的意向,展示了城市奋进腾飞的活力与开放包容的精神。
吴江案例:采用风帆的意向,将区域导视和户外媒介融合统一,形成独具魅力的城市入口地标。
第三步:系统规划
在门户区域、重要节点形成亮点还远远不够,城市是由线性的道路联接而成,户外媒介的艺术特征可以辐射到更为广阔的城市空间。
在很多城市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这样的问题,落地户外广告与周边路灯是不同的造型、材质、色彩。同时,一条道路上的公交车站、景观灯、道路铭牌、售报亭、座椅、垃圾桶、导向标识往往也各自为政,缺乏应有的呼应统一关系。
究其源头,多头行政管理与规划建设缺乏统筹,造成了如上乱象。清美道合认为城市落地户外广告与街道家具、导向系统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管理层面,应首先打破行政管理壁垒,建立高效、协同的管理机制;在规划层面,应在点位、功能、色彩、形态、材质、比例等等各方面统筹规划,并逐步做到协同实施、同步运营与维护。
统筹管理、系统规划,将为城市带来更为协调整洁的公共服务空间,也将扩容户外媒介的经营价值。
来源:亚洲户外AOM